关键词:
青年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
精神活性物质
新发感染
队列
摘要:
目的 调查天津市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青年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ificiency virus, HIV)新发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设计,2017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在天津市招募最近6个月内有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经历的16~24岁YMSM为研究对象,并建立开放性队列,在完成基线调查和HIV检测的基础上每6个月开展1次随访调查和检测,主要调查内容包含人口学信息及艾滋病相关行为学信息。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49例纳入队列的研究对象,研究期间HIV新发感染54例,累积观察时间为1 586.0人·年,HIV新发感染率为3.4 (95%CI:2.5~4.3)/100人·年。其中2017—2018、 2019—2020、 2021—2022年HIV新发感染率分别为4.5 (95%CI:2.3~6.7)/100人·年、3.0(95%CI:1.8~4.2)/100人·年和3.3(95%CI:1.7~4.9)/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16岁者,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16岁者(HR=0.408,95%CI:0.190~0.877)发生HIV感染风险较低;相比于天津市居住时间<2年者、主要通过线上寻找性伴者、基线调查时未感染梅毒者,天津市居住时间≥2年者(HR=2.530,95%CI:1.006~6.363)、主要通过线下寻找性伴者(HR=2.045,95%CI:1.064~3.931)和基线调查时感染梅毒者(HR=2.347,95%CI:1.206~4.566)发生HIV感染风险较高。结论 天津市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的YMSM中HIV新发感染率未见明显下降,并且HIV新发感染影响因素较多,应持续加强针对此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