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快速启动治疗
时间间隔
病毒抑制
摘要: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确诊后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对病毒抑制效果的影响,为指导在资源有限的公共环境中快速启动ART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2021年首次在云南省进行ART的HIV/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从HIV确诊到启动ART不同时间间隔(简称HIV确诊到ART间隔),尤其是30 d内启动ART对病毒抑制的影响。结果 将2016—2021年在云南省接受ART的44 244例HIV/AIDS患者纳入分析,按照HIV确诊到ART间隔分为0 d、1~7 d、8~30 d、31~90 d、91~180 d和181~365 d组,HIV确诊到启动ART时间中位数为10 d,其中有1 917例(4.3%)患者在当天启动ART,17 011例(38.4%)患者在1~7 d内,15 612例(35.3%)在8~30 d, 5 899例(13.3%)在31~90 d, 2 048例(4.6%)在91~180 d, 1 757例(4.0%)在181~365 d内启动ART。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8~30 d组为参考组,0 d组(aOR=1.278,95%CI:1.077~1.509)、31~90 d组(aOR=1.281,95%CI:1.150~1.426)、91~180 d组(aOR=1.448,95%CI:1.237~1.689)、181~365 d组(aOR=1.744,95%CI:1.488~2.037)是病毒抑制失败的危险因素,发生失败的风险增加。1~7 d和8~30 d组病毒抑制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83),但均显著低于30 d以上组(1~7 d与30 d以上组:χ2=61.532,P<0.001;8~30 d与30 d以上组:χ2=59.504,P<0.001)。结论HIV确诊到ART间隔是病毒抑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资源有限的地区,可将入组时间间隔定为1~30 d内入组,需特别关注当天入组患者的依从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