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高分辨率空间转录组测序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苔藓样损害
三级淋巴结构
B细胞
摘要:
目的描述口腔扁平苔藓(OLP)和相关的苔藓样损害(OLL)中B细胞的表型与空间分布, 并分析各表型的转录组特征和潜在功能, 为解释B细胞在口腔黏膜区域的免疫功能提供表观遗传的证据。方法从GSE211630数据库获取2例糜烂型OLP(EOLP)、3例非糜烂型OLP(NEOLP)和1例健康对照的单细胞原始数据, 经质控后进行标准化、变异基因筛选及批次效应校正, 并进行降维聚类分析。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病科的3例OLP/OLL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的病理切片, 使用10X Genomics Visium HD空间转录组技术, 对组织样本进行脱蜡、染色和组织学成像, 随后恢复核酸结构并进行基因表达捕获。数据分析包括质量评估、基因定量、标准化、降维聚类等。同时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数据, 应用稳健细胞类型分解算法解卷积预测细胞类型。结果在整合EOLP、NEOLP和健康对照3组样本后, 所有细胞可分为七大类:B细胞/浆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髓系细胞、平滑肌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浆细胞在3组样本中的比例存在差异, 分别占总细胞的10.7%(1 693/15 815)、3.8%(833/21 653)、0.4%(47/11 556)。进一步聚类分析显示, B细胞/浆细胞分为初始B细胞、激活B细胞、记忆性B细胞以及浆细胞4个亚群, EOLP组中4个亚群分别占25.9%(348/1 344)、45.9%(617/1 344)、3.3%(45/1 344)和24.9%(334/1 344);NEOLP组中4个亚群分别占31.6%(195/617)、59.6%(368/617)、0.2%(1/617)和8.6%(53/617);健康对照组仅有浆细胞存在。空间分布上, 可在OLP/OLL样本中观察到B细胞参与构成不同阶段的三级淋巴结构(TLS), 在次级TLS中的结构性分布尤为明显。在TLS中, T细胞标记基因CD3E和B细胞标志基因MS4A1的表达显著;在次级TLS中, 滤泡树突状细胞分泌蛋白基因及生发中心标志基因B淋巴细胞瘤因子6和激活诱导的胞苷脱氨酶基因也有较强表达。OLP/OLL样本中, 浆细胞标志基因CD38, 免疫球蛋白(IGH)G3、IGHG1、IGHM、IGHD、IGHE、免疫球蛋白Kappa恒定区、IGHA1、免疫球蛋白Lambda恒定区和补体基因C3均表现出较高表达。结论与正常黏膜相比, OLP和OLL中均存在广泛的B细胞浸润, 其表型和数量比例存在差异;B细胞可能主要通过形成TLS参与局部免疫应答, 具体的功能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