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加减理冲汤
胃癌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途径
摘要:
目的:探讨加减理冲汤(MLCD)不同提取物的抗胃癌活性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获取加减理冲汤醇提液(MLCD-A)、水提液(MLCD-W)及醇水共提液(MLCD-AW)。选取5株胃癌细胞(MNK-45、AGS、MGC-803、SGC-7901、BGC-823)及1株胃上皮细胞(GES-1)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将筛选出的敏感细胞株作为实验细胞株,通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评估细胞LDH释放量,Hoechst33342-PI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实验(ELISA)法评估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变化,JC-1染色分析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GreenNuc?活细胞检测试剂盒结合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Caspase-3酶活性表达,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9基因/蛋白表达。结果:制备的MLCD三种提取液中,MLCD-AW的出膏率及抗胃癌活性最佳,且对AGS细胞活性最好,能使AGS细胞LDH释放量增加(P<0.05,P<0.01),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明显,细胞内ROS含量增加(P<0.05,P<0.01),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显著,Caspase-3酶活性表达增强(P<0.01),Caspase-3/-9基因表达量增加(P<0.05,P<0.01),c-Caspase-3/-9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P<0.01)。结论:MLCD-A、MLCD-W、MLCD-AW均有一定的抗胃癌细胞活性,且MLCD-AW抗胃癌活性最佳;线粒体途径可能参与了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