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怡肾丸
肾间质纤维化
氧化应激
ERK1/2
细胞凋亡
摘要:
目的:探讨怡肾丸通过线粒体氧化应激介导ERK1/2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64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6只)和手术组(48只),手术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方法造模,在完成造模当日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怡肾丸组以及依那普利组,怡肾丸组予以1.62 g/(kg·d)怡肾丸溶液灌胃,依那普利组予以1.05 mg/(kg·d)依那普利溶液灌胃,其余组大鼠均予以同体积蒸馏水灌胃。造模成功后于第3、7、21天分批随机处死各组大鼠,处死当天摘取两侧肾脏,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染色检测ROS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肾脏ERK1/2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染色(HE)、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毛发较手术组光滑润泽,一般情况更加稳定,手术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后第3天肾脏大小肉眼可见增大、皮质变薄,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所缩小。假手术组大鼠肾脏组织未观察到明显病理变化及结构破坏,模型组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炎性细胞浸润,间质中毛细血管稀疏以及大量胶原沉积,线粒体结构破坏,而怡肾丸组和依那普利组大鼠上述情况得到缓解。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显著降低(P <0.01);ERK1/2、磷酸化ERK 1/2(p-ERK1/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 C)表达显著增加(P <0.01)。与模型组比较,怡肾丸组和依那普利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少,ERK1/2、p-ERK1/2及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ax,Cyt C表达减少(P <0.01),Bcl-2表达增加(P <0.01)。结论:怡肾丸可通过氧化应激介导的ERK1/2潜在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从而缓解慢性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