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花黄精
蒸制
GC-MS
色度值
差异比较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层次聚类分析
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
(+)-柠檬烯
2, 4-二叔丁基苯酚
2-乙基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正二十烷
4, 6-二甲基十二烷
联三甲苯
3-乙基甲苯
摘要:
目的 研究多花黄精不同蒸制品GC-MS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的差异。方法 采用GC-MS法建立黄精生品及不同蒸制次数蒸制品的指纹图谱,并用色差仪测定其色度值(L*、a*、b*),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层次聚类分析(HCA)与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分析黄精生品和一蒸~九蒸蒸制品的差异。结果 与多花黄精生品相比较,二蒸~九蒸饮片粉末的总色差值ΔE*>12,颜色变化明显,由第4次蒸制开始粉末颜色趋于稳定;建立的指纹图谱中确定了17个共有峰,五蒸之后新出现3个共有峰;相关性分析(CA)表明,主要色谱峰的峰面积值与色度值有一定的关联,与a*值的关联较小,与L*、b*和E*值关联较大;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多花黄精生品及不同次数蒸制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CA与HCA可将多花黄精生品及其不同次数蒸制品分为生品、一蒸~四蒸、五蒸~九蒸3类,OPLS-DA筛选出(+)-柠檬烯、2, 4-二叔丁基苯酚、2-乙基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正二十烷、4, 6-二甲基十二烷、联三甲苯、3-乙基甲苯共9个差异性成分。结论 建立了GC-MS指纹图谱及色度值鉴别方法,为多花黄精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