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面源污染
DPeRS模型
遥感
陕西省
总氮
摘要:
为明确陕西省总氮(TN)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污染类型和污染优控区,本文采用遥感分布式面源污染评估模型(DPeRS模型)对2016—2020年陕西省TN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遥感像元尺度(30 m)评估分析,识别了面源污染主要类型和优控单元,并探讨分析了面源污染对地表水污染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污染量上,2016—2020年陕西省TN面源污染平均排放负荷为1.25 t·km^(-2),平均入河量为8.31万t;时间尺度上,TN面源污染排放负荷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入河量表现为随年际变化上下波动的趋势;空间分布上,TN面源污染排放负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段,渭河流域段尤为显著,入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渭河流域的平原种植区;污染类型上,农田径流型是陕西省TN面源污染的首要污染类型,其次为水土流失型。全省49个控制单元中,2016—2020年TN面源污染优控单元平均个数为24个,平均面积占比为61.21%,其中Ⅰ类优控单元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段。此外,2017—2020年TN面源污染对陕西省地表水质TN的平均贡献率为46.51%,其中农业源的平均贡献率为41.87%。研究表明,陕西省TN面源污染防控应重点关注黄河流域段面源污染优控单元,尤其是渭河流域农田径流型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