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动脉硬化
交互作用
摘要:
目的探索短期环境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动脉僵硬度相关指标之间的关联,并探索肥胖是否对上述关联存在效应修饰作用。方法基于北京房山家系队列基线资料开展分析。采用研究对象参与调查当天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的24 h均值作为污染指标,采用广义加性高斯模型估计短期各项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CO)暴露与颈总动脉内膜厚度(CIMT)、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脉压(PP)和踝肱指数(ABI)的关联。将各项空气污染物和BMI、腰臀比的交叉项纳入模型以检验交互作用,并开展分层分析进一步探索其对短期各项空气污染物暴露与CIMT、BAPWV、PP、ABI关联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211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年龄为(58.9±8.7)岁,其中2268名(53.9%)为女性。模型调整社会人口学、生活行为方式、用药史等混杂因素。结果显示,PM_(2.5)(β=2.912×10^(-4),95%CI:1.424×10^(-4)~4.400×10^(-4),P<0.001)、CO(β=0.027,95%CI:0.011~0.043,P<0.001)、SO_(2)(β=2.070×10-3,95%CI:7.060×10^(-4)~3.430×10-3,P=0.003)、NO_(2)(β=3.650×10^(-4),95%CI:2.340×10-5~7.060×10^(-4),P=0.036)4种污染浓度增加与CIMT水平升高有关。PM_(10)(β=0.018,95%CI:0.002~0.033,P=0.028)浓度增加与PP水平升高有关。研究未发现短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ABI、BAPWV水平存在关联。腰臀比对短期PM_(2.5)(交互作用P=0.015)、NO_(2)(交互作用P=0.008)、CO(交互作用P=0.044)暴露与CIMT的关联存在效应修饰作用;对短期PM_(2.5)(交互作用P=0.002)、NO_(2)(交互作用P=0.010)、CO(交互作用P=0.029)、PM_(10)(交互作用P<0.001)暴露与PP的关联存在效应修饰作用,腰臀比较低的人群中空气污染物浓度升高相关的CIMT、PP升高更显著。结论短期暴露于多种空气污染物与CIMT、PP等动脉僵硬度指标存在关联,腰臀比对此关联存在效应修饰作用,较低腰臀比可能会增强空气污染物暴露与指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