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壤总氮密度
高寒草甸
DNDC模型
时空分布
甘南
摘要:
【目的】对土壤总氮密度进行模拟,探究1993-2022年甘南州高寒草甸近30年土壤总氮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克里金差值法分析土壤总氮密度的空间动态分布,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土壤总氮密度与不同土层、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甘南州高寒草甸土壤总氮密度30年间波动较大,2005年之前呈波动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最大值92410.05 kg/hm^(2),之后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由西向东逐渐减少。其中玛曲的总氮密度最高,其次是夏河和碌曲,最低的是迭部和舟曲。土壤总氮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0~10 cm土层总氮密度呈增加趋势,由4823.14 kg/hm^(2)增加到5093.29 kg/hm^(2),10~20 cm和20~30 cm土层总氮密度均有所减少,10~20 cm土层总氮密度由3874.14 kg/hm^(2)减少到3699.41 kg/hm^(2),20~30 cm土层总氮密度由2845.59 kg/hm^(2)减少到2725.41 kg/hm^(2)。【结论】土壤总氮密度与不同土层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各研究站点之间的年均温度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高,土壤总氮密度越低,与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相反。海拔高度、有机碳含量和黏土比例与土壤总氮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pH值和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总氮密度呈负相关。该研究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甘南地区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