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乳糖不耐受
肠道有机酸
肠道pH
肠道菌群
新生儿
摘要:
目的:检测乳糖不耐受新生儿粪便有机酸,包括乳酸、琥珀酸、短链脂肪酸总酸、乙酸、丙酸、丁酸及异丁酸的浓度,并检测新生儿粪便pH值,探讨肠道有机酸、肠道pH值在新生儿乳糖不耐受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或门诊存在乳糖不耐受症状的新生儿18例作为LI组,选取同期某月子中心健康新生儿1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新鲜粪便,用液相色谱法检测粪便有机酸,pH计检测粪便pH值。结果:有机酸检测:LI组乳酸、琥珀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SCFA总酸、乙酸、丁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I组异丁酸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组乳酸、琥珀酸在2~14d日龄段高于15~28d日龄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FA总酸、乙酸、丁酸及异丁酸在2~14d日龄段均低于15~28d日龄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乳酸在2~14d日龄段高于15~28d日龄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FA总酸、乙酸在2~14d日龄段低于15~28d日龄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酸在2~14d日龄段高于15~28d日龄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丁酸在2~14d日龄段低于15~28d日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乳糖代谢终产物SCFA,乳酸、琥珀酸等结肠代谢中间产物的增高在新生儿乳糖不耐受中起着关键作用,导致肠道渗透压增高引起腹泻,而中间代谢产物的增高可能与新生儿期的肠道菌群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