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PS-InSAR
沉降监测
雅安市雨城区
成因机制
摘要:
为明确雅安市雨城区地面形变时序变化特征及其成因,本文基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36景Sentinel-1A卫星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开展雅安市雨城区地面形变监测,利用同期GNSS观测数据进行精度评定,并结合地质构造、降水量、地下资源开采、地震活动等因素,分析了研究区形变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PS-InSAR监测结果与GNSS监测结果均方根误差RMSE为3.97 mm,研究区内平均形变速率在-28.00~30.12 mm/a,受地质构造控制的影响,断层两侧沉降速率具有明显差异,沉降速率差值最大可达25.68 mm/a。在同一构造控制情况下,沉降速率与人类活动有一定对应关系,矿产资源开采、工程施工、交通运输以及密集高层建筑物均会加速地面沉降,降雨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季节性变化对地面沉降有季节性的影响,以2019年降水量与沉降量研究为例,显示夏季沉降量最小达-0.14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