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酶活性
土壤化学性质
云南松林
摘要:
【目的】探究氮沉降下土壤酶活性、化学性质的变化,了解滇中高原森林土壤养分的循环状况。【方法】以滇中亚热带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氮沉降为0),以及低氮(LN,10 g·m^(-2)·a^(-1)氮沉降)、中氮(MN,20 g·m^(-2)·a^(-1)氮沉降)和高氮(HN,25 g·m^(-2)·a^(-1)氮沉降)3个处理,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结果】LN、MN、HN处理的蔗糖酶(invertase,Inv)活性提高了7.45%~14.04%,脲酶(urease,Ure)活性下降11.16%~27.17%,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下降5.18%~16.67%,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下降7.22%~23.35%;土壤酶活性均呈显著的时间梯度变化(P<0.05),Inv和Ure分别在氮沉降时间为31、29月时达到最低值和最高值;ACP和CAT活性均在氮沉降时间为33月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氮沉降水平的提高土壤pH值,有机碳、全磷含量分别下降1.59%~4.79%、21.25%~45.96%和17.68%~46.15%;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别在MN、HN处理达到最高值。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0~5 cm土层>5~10 cm土层>10~20 cm土层;氮沉降下不同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较高(P<0.05);土壤pH、氨态氮与Inv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含量与Ure、ACP和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氮沉降增强了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改变了土壤的环境因子,进而改善了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循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