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锡田
钦—杭成矿带
矿床成因
摘要:
合江口锡钨多金属矿为钦杭缝合带上锡田矿田中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为探讨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演化及成因机制,文章分别研究了3个成矿期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并重点对第Ⅱ期的流体特征进行了分阶段剖析。发现第Ⅰ期为L+V型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盐度H_2O-CO_2-Na Cl体系,流体不混溶作用不明显;第Ⅱ期有L+V、Cl、Cl+Cv、Aq+Cl+Cv和S型几类包裹体,初始成矿流体为高温、中盐度的H_2S-N_2-CO_2-H_2O-Na Cl体系,本期不仅新发现了大量的N_2包裹体,还见到了萤石子矿物,同时检出了大量的CO_2、H_2S、CH_4、N_2、CO、F、Cl等挥发分,挥发分对矿质的析出、溶解和搬运起了重要作用,温度-盐度的降低、挥发分逃逸、流体不混溶作用、还原至氧化环境的改变、大气水的参与是导致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本期的成矿深度约为4. 5 km,N_2的检出为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提供了证据。第Ⅲ期主要为L+V型包裹体,流体为高温、中—高盐度的H_2O-NaCl体系。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第Ⅰ期流体以壳源为主,第Ⅱ期为壳幔混合源,初始成矿流体主要源自岩浆水,后期有大气水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