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电导率
表面张力
氢键
摘要:
以苯胺、对甲氧基苯胺和氯乙酰氯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了氯乙酰苯胺(中间体A)和4-甲氧基-N-氯乙酰苯胺(中间体B)。中间体A和B再分别与N,N-二甲基癸胺、N,N-二甲基十二胺、N,N-二甲基十四胺通过季铵化反应,合成烷基二甲基-2-苯胺基甲酰甲基氯化铵(系列Ⅰ)和烷基二甲基-2-(4-甲氧基)苯胺基甲酰甲基氯化铵(系列Ⅱ)表面活性剂。利用1HNMR、IR和MS对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分别测定了合成表面活性剂在298.15、308.15、318.15 K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进行热力学参数计算。测定了298.15 K时合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γ、起泡性、稳泡性和乳化能力。结果显示:由电导率法测得的Ⅱ14的CMC值最小,为0.50 mmol/L,Ⅰ10的γCMC值最小,为32.50 m N/m,Ⅰ14和Ⅱ14稳泡性最好为100%,Ⅰ12的乳化时间最长为1602 s。相同条件下,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AC-12)的CMC值为9.51 mmol/L,γCMC值为38 m N/m,稳泡性为44%,乳化时间为366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