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轻度脑外伤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
磁共振成像
摘要:
目的:轻度脑外伤患者占脑外伤患者的80%以上。多数轻度脑外伤患者在CT检查上未见异常,因此绝大部分患者选择自我调养、恢复而非就医。事实上,轻度脑外伤发生后可能会导致持续性的认知功能下降和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神经化学、代谢和细胞的改变可能会引发脑血流的改变,而脑血流的改变被认为是继发性损伤和脑修复缓慢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利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轻度脑外伤患者脑血流值随病程进展的变化情况。方法:采集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或急诊就医的43例轻度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信息,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匹配的4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脑部磁共振成像扫描,并进行临床神经心理学评估和认知功能评估。对其中22名轻度脑外伤受试者在急性期、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12个月进行随访。以对照组为基准,分析轻度脑外伤患者的异常脑血流区域,并以异常区域作为后续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析各ROI中的脑血流值与临床指征、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以及轻度脑外伤患者在后续随访的各时间点ROI中脑血流值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脑外伤组急性期在皮质区域的双侧背外侧额上回和双侧辅助运动区以及在皮下核团的右侧壳核、尾状核、苍白球、旁海马区域的脑血流值显著升高(均P<0.01,TFCE-FWE校正)。脑血流值与神经心理学评分以及各认知域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轻度脑外伤组全脑(r=0.528,P<0.001)、右侧尾状核(r=0.512,P<0.001)、壳核(r=0.486,P<0.001)和苍白球(r=0.426,P=0.006)脑血流值与评估工作记忆能力的倒背数字广度测验(Backward Digit Span Task,BDST)评分呈正相关,而右侧苍白球脑血流值与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e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呈负相关(r=-0.402,P=0.010)。在随访期间,这些区域的异常脑血流改变均未恢复,而在第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时脑血流值与PCL-C和BDST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血流值代谢升高是急性期轻度脑外伤患者脑损伤的应激特征之一;其多个皮层或皮层下区域的脑血流值均存在异常的升高,且这些异常区域的脑血流值在后续随访期间均无明显改变,提示轻度脑外伤患者亟需采取潜在的临床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