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锆 铪 分离 萃取色层法 萃淋树脂
摘要: 锆铪是核工业中无法替代的材料,其分离技术对高端技术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萃取色层法结合了离子交换法和溶剂萃取法的优点,具有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和选择性好,在锆铪分离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萃淋树脂。本文按照萃取官能团的酸碱性,将已报道的锆铪分离萃淋树脂按照中性基团(酮类、中性磷类、冠醚类、酰胺类)、酸性基团(有机磷酸类、磺酸类)和碱性基团(含N类碱性基团、季铵盐类)修饰的萃淋树脂进行分类,对其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讨论与总结。酮类基团修饰的萃淋树脂对锆铪吸附能力很弱,锆铪分离效率低;中性磷类基团、含N的碱性基团和季铵盐基团修饰的萃淋树脂需在高酸度下分离锆铪,分离体系腐蚀性大,对设备要求高;冠醚基团可识别并匹配锆铪金属离子,但价格十分昂贵,其应用受限;酰胺基团修饰的萃淋树脂对锆铪的饱和吸附量较大,但研究有限;酸性基团修饰的萃淋树脂对锆铪具有强吸附能力和高饱和吸附容量,但锆铪分离系数较低,且反萃困难。鉴于此,开发支链较多的二烷基次膦酸官能团修饰的萃淋树脂可有利于实现锆铪的高效吸附分离。
关键词: 多响应 稳健性参数优化 满意度函数 双响应曲面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
摘要: 针对具有多个响应的熔融沉积成型(FDM)稳健性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LS-SVR)和改进双响应曲面法(DRSM)相结合的新方法。首先,利用超拉丁方设计获取样本集,通过满意度函数法把多响应优化问题转化为单一响应优化问题;其次,采用LS-SVR分别拟合综合均值满意度和综合方差满意度的两个响应曲面模型;然后,以最大化综合均值满意度与综合方差满意度的几何平均值为寻优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寻优并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将本文方法与改进双响应曲面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优化效果更佳,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燃油流量 非匹配不确定性 自适应鲁棒控制 实用稳定性 参数优化
摘要: 针对存在不确定性的电液伺服驱动下航空燃油泵流量系统,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燃油流量稳定跟踪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并基于神经网络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根据电液伺服变量机构、柱塞燃油泵和控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构建了航空燃油泵流量系统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考虑所构建系统“非匹配”不确定性控制问题,通过状态变换将系统转换成“匹配”型不确定系统。接着采用α综合表征系统不确定性影响,设计自适应律在线估计,由此提出鲁棒控制器,并通过实用稳定性理论证明受控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采用神经网络对控制参数在线优化。最后,通过联合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这项工作综合考虑航空燃油泵流量系统的耦合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并设计控制策略与优化方法。
关键词: 胡萝卜脯 多酚化合物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 抗氧化活性
摘要: 目的:探究胡萝卜脯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分析其多酚组成与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新鲜胡萝卜为原料,经变温发酵工艺加工成胡萝卜脯,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胡萝卜脯多酚提取工艺,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 spectrometry, LC-MS/MS)鉴定和比较加工前后多酚化合物含量变化,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3-氧代-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PTIO)、羟自由基(·OH)体外抗氧化模型以及磷钼测定总抗氧化法,评估加工前后抗氧化活性。结果:胡萝卜脯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4%、液料比45:1(mL/g)、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32 min,此条件下多酚的提取量(5.57 ± 0.13)mg GAE/g DW。胡萝卜脯多酚含量比胡萝卜增加约518.89%,胡萝卜脯中检测出13种多酚单体,以阿魏酸、咖啡酸、槲皮素含量最为丰富,分别为(3116.85 ± 146.26)、(385.36 ± 26.16)和(314.76 ± 7.70)μg/g。胡萝卜脯和鲜胡萝卜多酚均可有效清除DPPH、ABTS·+、PTIO和羟自由基,IC50值分别为4.324、11.64、25.37、20.54 mg/mL和17.55、22.53、107.6、39.54 mg/mL,且清除能力与多酚浓度正相关。此外,在总抗氧化能力方面,胡萝卜脯多酚也显著高于鲜胡萝卜多酚(P<0.01)。结论:响应面法可应用于胡萝卜脯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鲜胡萝卜经变温发酵制成胡萝卜脯后,总酚含量显著升高,酚类化合物以阿魏酸、咖啡酸等羟基肉桂酸衍生物居多,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加。本研究可为胡萝卜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为胡萝卜的深加工提供全新思路。
关键词: 综掘面 风流控尘 两级集尘 粉尘浓度 分布规律 优化模型
摘要: 随着煤矿综掘面快速掘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的高浓度粉尘严重威胁到井下生产安全和矿工职业健康。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了一种风流控尘与两级集尘协同降尘新思路,优化粉尘场运移分布,有效降低粉尘浓度。以陕北某矿综掘面为研究对象,建立风流-粉尘气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井下实测验证,设计了控尘—两级集尘系统,建立了该系统下粉尘场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控尘装置及两级集尘装置各参数变化对隐患位置粉尘浓度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根据Box-Behnken原则设计了参数综合变化下的试验方案,模拟并获取样本数据,以出风口右偏角度、出风口口径、一级集尘口距端头距离、二级集尘口距端头距离4个参数为自变量,以司机位置粉尘浓度及回风侧行人呼吸带平均粉尘浓度为因变量,基于Pareto最优法建立了粉尘场双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NSGA-II算法求解优化模型。设计搭建了控尘-两级集尘系统实验测试平台,对控尘-两级集尘协同作用下粉尘场有限元计算模型准确性和优化模型准确性及有效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模拟值与测试值最大相对误差为7.8%,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不同工况下优化模型计算值与测试值最大相对误差为8.3%,验证了优化模型的准确性;出风口距端头10 m最远距离下,协同作用后,司机位置粉尘浓度由303.19 mg/m3降低至163.28 mg/m3,降低了46.1%,行人呼吸带平均粉尘浓度由359.68 mg/m3降低至76.33 mg/m3,降低了78.8%,降尘效果显著。
关键词: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 耐药性 毒力基因
摘要: 为确定贵州省三穗县送检病鸭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从病变组织中分离鉴定细菌性病原,并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以及动物毒力试验。分离鉴定与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分离出的2株病原菌GZE6和GZR6;其中GZE6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含 yijP、irp2等8种毒力基因,为APEC血清O18型;而GZR6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A),含camp、fur等6种毒力基因,为RA血清2型;GZE6、GZR6均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耐药;动物毒力试验显示,肌肉接种GZE6和GZR6的雏鸭在24 h后出现临床症状,72 h后全部死亡。结果表明,三穗县送检病鸭为APEC和RA的混合感染,GZE6和GZR6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致病性强,为贵州三穗鸭APEC和RA的疫苗选择和药物防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预测
摘要: 光伏功率预测对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辐照度预报存在偏差以及单一模型预测精度不高而导致的光伏功率预测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斜面辐照度机理模型的类别型梯度提升(Category Boosting,CatBoost)算法和具有多头注意力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 with multi-head attention,BiGRUM)网络的组合模型进行光伏功率预测。首先,将天气预报模型预测的全球水平总辐照度(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nce,GHI)通过斜面辐照度机理模型修正为光伏板上的斜面辐照度(Global tilted irradiance,GTI),同时通过物理方法计算光伏板倾斜面上直接辐照度和散射辐照度修正因子,进一步修正辐照度。然后,根据所有特征对输出功率的贡献大小筛选出重要特征作为组合预测模型的输入。最后,利用光伏电站的真实运行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在总体性能结果显示,与其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MAE指标至少降低15.56%,RMSE指标至少降低14.67%。
关键词: 绿色建筑 智能模型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实践效果 环保理念
摘要: 随着科技进步与环保理念的普及,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研究通过使用CAD技术与BIM技术,针对具体建筑项目,创建了具备智能元素的模型,旨在保障绿色建筑的质量效果与环保特性,在保证建筑功效性的同时,兼顾绿色环保、能源节约以及人体舒适度等多个因素.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拓宽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路和范围,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实践的深入化、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