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磁性分离
选择性吸附
黄酮类化合物
大豆素
柚皮素
摘要:
目的 制备靶向分离大豆素及柚皮素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surfa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SMIPs)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吸附性能测试。方法 以大豆素和柚皮素为模板分子,改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为磁性载体,甲基丙烯酸(methylacrylic acid,MA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dimethacrylate,EGDMA)为交联剂,在偶氮二异丁腈[2,2'-azobis(2-methylpropionitrile),AIBN]引发下进行聚合。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热重分析仪(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TG)、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动态吸附与静态吸附测试分析其吸附行为;选择性吸附测试表征其吸附特异性;再生吸附测试其循环使用性能。结果 溶液初始浓度为300μg/mL时,振荡吸附20 min后,双模板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Daidzein-Naringin/SMIPs,D-N/SMIPs)对大豆素的吸附量可达21.05 mg/g,对柚皮素的吸附量为27.45 mg/g。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数据表明D-N/SMIPs对大豆素和柚皮素的吸附以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行为为主。D-N/SMIPs对模板分子大豆素和柚皮素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对大豆素的印迹因子为2.05、对柚皮素的印迹因子为2.43,远高于对槲皮素的0.88、茜素的1.17和芦丁的1.26,可以靶向吸附分离目标化合物。经9次吸附-解吸循环后,D-N/SMIPs对大豆素和柚皮素的吸附能力仍维持在16.58 mg/g和20.08 mg/g,结构稳定可重复分离应用。结论 制备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良好的靶向吸附能力,可用于大豆素和柚皮素的快速定向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