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宽体金线蛭
维氏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药物治疗
多位点序列分型
摘要:
【目的】对引起湖北省荆州市太湖养殖基地宽体金线蛭急性死亡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宽体金线蛭养殖业健康发展。【方法】从患病宽体金线蛭病变组织中分离细菌并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等方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通过PCR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并进行中药抑菌试验。【结果】从患病的宽体金线蛭病变组织中分离到菌株W23,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W23具有较高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初步判断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W23与维氏气单胞菌参考菌株具有高度相似性,并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中与其聚为一支。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W23携带whiB3、Fla、Act、Lip、Aer、Ela共6种毒力基因和blaTEM、tetA、qnrS共3种耐药基因。此外,分离菌株W23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对数生长期为接种后5~9 h。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W23对多黏菌素B、四环素和氧氟沙星等10种抗生素敏感,对头孢氨苄和复方新诺明2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和头孢唑林等7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中药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和苏木对分离菌株W23有明显抑制效果。【结论】维氏气单胞菌是引起湖北省荆州市太湖养殖基地宽体金线蛭急性死亡的病原菌,其携带6种毒力基因和3种耐药基因,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在宽体金线蛭养殖过程中可选用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和苏木对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