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折流式人工湿地
微生物
多样性
进水浓度
菌群结构
摘要:
为探究进水浓度对折流式人工湿地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3种低浓度污水的模拟进水实验,每日监测水质参数,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折流式人工湿地不同区域微生物菌群的构成。研究结果表明:1)该装置处理进水浓度较高的污水时效率较高,COD、TN、TP、NH^(+)_(4)-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89.9%、71.7%、63.5%、96.3%。2)折流式人工湿地的下行池和表层中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较高;上行池的下层受进水浓度影响较大,细菌丰度较低且菌群结构与其他采样点存在显著差异。细菌丰度随进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多样性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测序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进水条件和区域环境下,变形菌门相对丰度达60%~80%,为绝对优势细菌;其他优势菌门,包括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等,相对丰度在1%~10%之间不等;优势菌纲主要以α-变形菌、β-变形菌和放线菌为主;在中低浓度下主要菌属为Sphingomonas,而在高浓度下则主要是Vogesella和Arthrobacter。根据各区域的菌群组成状况,推测湿地各区域的菌群差异主要与该区域的营养环境和进水条件有关。4)区域性差异分析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折流式人工湿地各区域的菌群组成趋于相似。5)FAPROTAX分析表明,折流式人工湿地最丰富的功能基因为化能自养类、硝化反硝化类、寄生菌型,且主要基因在下行池最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