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差异
CYP3A
舒芬太尼
药物代谢
基因突变
摘要:
目的 基于细胞色素P450 3A(cytochrome P450 3A,CYP3A)酶突变类型,探究舒芬太尼在中国患者体内药物代谢的性别差异。方法 将中国人群细胞色素P450 3A4基因*1G位点(cytochrome P450 3A4 gene*1G locus,CYP3A4*1G)和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3位点(cytochrome P4503A5 gene*3 locus,CYP3A5*3)突变组合可能导致的影响程度赋予不同权重,依据CYP3A酶突变程度将患者分为3类:Ⅰ类人群,CYP3A4*1G/*1G基因型或CYP3A4*1/*1G+CYP3A5*3/*3基因型;Ⅱ类人群,CYP3A4*1/*1G+CYP3A5*1/*3基因型;Ⅲ类人群,CYP3A4*1/*1基因型或CYP3A4*1/*1G+CYP3A5*1/*1基因型。研究采用单剂量、双盲、分层随机抽样设计,共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5名腔镜手术患者,独立的统计学家根据术前基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类,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每类各抽取30人构成研究队列(每组男女比例1:1),并随机命名各组为A、B或C组。临床研究人员和受试者对分组结果、基因检测结果双盲。90名患者入室后接受单剂量舒芬太尼诱导,于给药前2 min和给药后2~120 min内共10个时间点采集血样。术后测定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同一群体内不同性别患者的药物代谢差异并揭盲。结果 队列符合二房室药代动力学模型,揭盲A、B、C组分别对应Ⅰ、Ⅱ、Ⅲ类人群。在不同CYP3A酶突变程度的患者群体内,女性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低于男性,女性的总清除率更高(P≤0.01),0~∞时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更小(P<0.05)。此外,Ⅰ类人群中女性的中央室消除速率和药物自中央室的分布速率较男性更大(P<0.05),男性的药物分布半衰期(P<0.05)和消除半衰期(P<0.01)更长。Ⅱ、Ⅲ类人群中男性的药时曲线下总面积均大于女性(P<0.05)。结论 舒芬太尼在中国患者体内的药物代谢具有性别差异,女性体内舒芬太尼分布与消除均快于男性,男性患者体内的药物暴露程度更高。术前CYP3A酶基因分型及术中个体化用药对于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