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乡土物种
入侵物种
人工干预
摘要:
研究湿地草本层生态位特征对于特大型城市湿地实现低维护管理,提升城市生境异质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选取广州城市中央官洲水道两岸的小洲湿地和咀头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系统取样法,共选取162个湿地草本层样方,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的方法,对其优势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湿地草本层竞争激烈,入侵物种的数量少于乡土物种但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较高,其中最大的分别为南美蟛蜞菊、两耳草等入侵物种,对乡土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挤压使其生态位宽度逐渐减小;重要值最高的乡土物种是鸭跖草,在长期无人工干预的状态下有较好的适应性。(2)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无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生态位宽度的因素包括重要值、分布频度、空间和环境等。(3)入侵物种与乡土物种之间普遍存在生态位重叠现象,且相互之间的重叠现象相较于入侵植物与乡土植物内部更为显著。咀头湿地草本层的总体平均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均大于小洲湿地,物种间竞争排斥较强,自生乡土植物的生长处于相对劣势。(4)小洲湿地草本层群落稳定状态优于咀头湿地,表明自然演替的湿地草本层在适当人工干预的状态下,通过增加自生乡土物种的种间关系平衡能有效增加物种多样性,有助于构建相对稳定的乡土湿地草本层植物群落。研究结果可以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域环境下抵御入侵植物、优化草本层结构及实现低维护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