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稳态
稳态边线变化
滨海湿地
信息熵
漳江口
摘要:
滨海湿地多稳态是动力、地貌、植被长期互馈耦合的结果,其与生态系统景观结构、生态功能及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也是滨海湿地生态研究的基础核心问题。围绕滨海湿地多稳态结构演变,本文选取漳江口滨海湿地作为多稳态研究典型靶区,基于多年遥感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峰态”判定法、信息熵理论等方法,辨识不同时期生态系统稳态特征,分析稳态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基于稳态面积信息熵变化趋势分析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稳态结构的有序性。结果表明,漳江口滨海湿地从单稳态向多稳态结构转换,稳态结构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互花米草入侵导致生态系统稳态结构逐步转换并最终形成“红树林-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光滩”多稳态,而滩涂养殖抑制了互花米草扩张,某种意义上维持着系统稳态结构稳定。在自然演替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生态系统稳态信息熵呈波动熵增趋势,表明漳江口滨海湿地处于自适应调整阶段,生态系统正处于无序发展,稳态结构尚不稳定,后续应密切研判互花米草扩散动态并设计有关生态修复预案,以保障生态系统平稳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