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洋空间
开发适宜性
功能分区
莆田市
摘要:
海洋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海洋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专题。本文基于评价海域的自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区位地理条件和潜在灾害风险四个维度,构建海洋国土“两空间一红线”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文献参考法、特征赋值法、德尔菲法、标准差限制法等确定指标分值及权重,利用“引导-限制”综合评价指标模型和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获得莆田市海域海洋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莆田市适宜划为海洋生态空间的海域面积为2272 km^(2)(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564 km^(2),海洋生态控制区面积708 km^(2)),占整个莆田市海域面积57.1%;渔业用海适宜区面积为3822km^(2),占整个海域面积96.8%;适宜建港岸线长136 km,占整个岸线长度24.7%;适宜开发滨海旅游岸线长148 km,占整个海岸线26.8%;风电场适宜开发面积2954 km^(2),占整个海域74.9%。通过与开发现状对比发现,现状为旅游、港口及养殖用海90%以上位于适宜区评价结果范围内,而位于不适宜区的用海经调研发现确实存在某些问题,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准确性。最后基于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空间资源的配置需求,划分莆田市海洋空间功能区: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564 km^(2),海洋生态控制区面积708 km^(2)、渔业用海面积972km^(2)、风电场用海面积627 km^(2)、游憩用海面积95 km^(2)、港口用海区面积164 km^(2)、海洋预留区面积77 km^(2)。海洋国土空间功能区的划分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