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表型可塑性
分枝数
株高
叶面积
觅食行为
摘要:
为评估强光照中光合有效辐射(PAR)、紫外线-A(UV-A,320~400 nm)和紫外线-B(UV-B,280~320 nm)辐射对菹草生长的影响,利用人工诱导光源将菹草植株暴露于4种不同的辐射条件下,分别为PAR处理组、PAR+UV-A辐射处理组、PAR+UV-B辐射处理组、PAR+UV-A辐射+UV-B辐射处理组,观测植株形态、克隆分枝数及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暴露28 d后,相较于PAR,菹草株高、节间距、叶面积、叶片数、生物量等指标在UV-B作用下显著下降,在UV-A辐射作用下略有下降,在两者联合作用下,上述指标极显著降低,但两者协同作用较弱。在UV-A辐射作用下,植株出现少量分枝;在UV-B辐射作用下,植株出现较多分枝;在两者联合作用下,产生的分枝数最多;仅PAR作用下,植株不产生分枝。随辐射时间延长,植株各项指标的总变异系数及表型可塑性指数均逐渐增大。因此,紫外线在促进菹草分枝及表型改变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了解菹草在春末夏季大批衰亡的原因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