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石墨炉
固体饮料
铅
铬
镉
摘要:
固体饮料以其携带方便、口感好等特点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深受大众欢迎。但是,生产固体饮料需要使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植物根茎等作为原辅料,因此固体饮料中重金属的检测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固体饮料检测前样品预处理的方法主要以微波消解法为主,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操作误差小等优点,然却该方法需要使用强酸、强腐蚀性等试剂,同时需要借助微波消解仪才能实现对样品的处理。与微波消解法相比,悬浮进样是一种将固体细粉或浆料溶于合适的溶剂中制成悬浮状态,然后直接注入到仪器中进行检测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只需选用价格低廉的溶剂溶解样品,不需使用强酸、强腐蚀性等试剂,且无需采用辅助性设备即可直接对样品进行处理,非常适合固体饮料的样品预处理。对于悬浮进样法,悬浮液的稳定性是制约其后续进样分析效果的关键,为此制备出稳定的悬浮液对于固体饮料中重金属的检测异常关键。虽然如此,至今未有关于采用悬浮进样对固体饮料中重金属检测的方式,同时前期的研究发现单独使用一种悬浮剂制备出的样品悬浮稳定时间较短,无法保证有效保证样品进样的稳定性。为了解决如上问题,本论文通过对混合悬浮液稳定方法的改进,开发出一种新型可专门用于固体饮料中重金属元素检测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方法。同时通过比较发展的悬浮进样法和国标使用的微波消解法,发现二者相对标准偏差小,检测效果良好,说明了发展的悬浮进样法非常适合固体饮料中重金属的预处理。由于该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成本低、结果准确等优点,有望成为一种替代现有固体饮料样品预处理的微波消解法。具体开展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本研究通过配制不同种类的悬浮剂对铅元素的吸光度、标准曲线线性、标准物质测定值进行测定,根据标准物质测定值与证书中心值进行比对,最终确定了最优样品悬浮液为1 mL无水乙醇+1 mL曲拉通X-100酸溶液+8 mL琼脂溶液(定容体积为10 mL),并通过方法验证得到此方法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0.9985,检出限为0.077μ g/kg,加标回收率在89.4%-109.2%之间,精密度RSD(n=7)为2.89%,符合GB/T 27404-2008的方法验证要求。并用此方法对不同的固体饮料进行测定,发现固体饮料中铅含量为0.0129-0.302 mg/kg,与微波消解测定的固体饮料值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1%-7.3%,标准偏差较小,果蔬固体饮料铅含量较低,草本固体饮料铅含量稍高,但都不存在超标问题。此方法与国标方法相比具有简单、环保、经济等优点。
(2)在铅元素样品悬浮液的制备基础上对铬元素进行改进,以1.5 g/L的曲拉通X-100和1.5 g/L的琼脂混合溶液为悬浮剂对铬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并结合国标推荐条件对铬元素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综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选用基体改进剂进样量为1μL,灰化温度为900℃,灰化时间为15 s,原子化温度为2650℃,原子化时间为4 s为最佳条件。根据优化后的条件对不同的固体饮料进行测定,铬元素含量在0.094-0.698 mg/kg之间,与微波消解测定的固体饮料值对比后发现两种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40%-8.4%,差异较小,结果准确。此法与传统的固体饮料中铬元素的检测方法相比,试剂价格低廉环保,可大批量处理,操作简单。
(3)在铅、铬元素样品悬浮液的制备基础上对镉元素进行改进,以0.3 g/L的曲拉通X-100和1.5 g/L的琼脂混合溶液为样品悬浮液对镉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结合国标推荐条件对镉元素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由于标准物质测定值效果不好,只能通过对镉元素的加标回收率测定来加以分析,最终得到的最佳条件为:原子化温度为2000℃,标准溶液种类为5号,基体改进剂进样量为2μL,灰化温度为250℃时。但是此正交实验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这与检测条件的选择、设计水平以及定容体积等有关,导致分析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