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修井
智能
封堵
大数据
绒囊
碳酸盐岩
低压气井
漏失
摘要:
(目的意义)低压气井在很低的压力下依然高产。长庆下古气井地层压力系数0.4左右,仍然具备经济产量。修井过程中的漏失控制是保证气井稳产高产的关键。(方法过程)搜集长庆油田下古低压气井50余口,80多项地质、工程、材料特征参数,抽取17项原生数据,引入大数据评价思想,得到多因素条件下不同因素权重系数,指导低压下古气井漏失主控因素条件下匹配的封堵材料性能,构建了绒囊流体、绒囊流体复配等3种压井液体系。从50组配方中优选5套配方,评价7~30 d承压能力和自降解能力的变化。(结果现象)7 d后承压能力随着材料自降解衰减幅度为1.96%~4.10%,30d后承压能力随着材料自降解衰减降幅范围为18.36%~23.23%,30 d后渗透率恢复值95%左右,现场试验G37-A井、G31-B井等3口下古低压气井因更换管柱实施暂堵压井作业,3口井承压能力分别是23.93、19.89和26.53 MPa,清水漏速均低于2 m^(3)/h。(结论建议)利用地质、工程、材料特征信息结合大数据思想优化思想能够有效提高单井封堵效率,也为钻井、完井等其他漏失井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