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方竹林
干扰强度
土壤真菌
群落结构
高海拔喀斯特地区
摘要:
土壤真菌参与生态环境构建,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作用。人为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人为干扰植被强度如何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对评估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金佛山方竹是高海拔喀斯特地区特有植被,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对高海拔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评估及保护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金佛山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规律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干扰强度对方竹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预林中的Alpha指数显著增加,重度干预林显著降低,这表明低强度人为干扰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变化为35.00%~75.76%,占据绝对优势,其中,轻度干预林和重度干预林显著高于无干预林(P<0.05)。在纲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中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担子菌门中的伞菌纲(Agaricomycetes)是方竹林的优势菌,占比21.28%~52.27%。在属分类水平上,真菌优势属及丰度因干扰强度和土层不同而不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在轻度干预林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方竹林,且下层土壤中丰度占比显著高于上层。主成分分析也表明,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因此,适当的人为干预竹林生态能够明显增加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提高优势菌种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