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威廉·莫里斯
丑感批判
审美感性共同体
艺术社会主义
摘要:
威廉·莫里斯以对维多利亚时代的“丑感”批判为缘起揭露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弊病,对其做出了“艺术饥荒”的诊断,将其视为政治问题的美学表征,并以艺术介入时代问题,走向在审美中寄寓政治关切的政治美学路径。莫里斯呼吁复归感性活动的艺术,张举“次要艺术”,搅动共同体的集体感性之重新分配,促使艺术家回归手艺人,实现为人民的艺术。这种凝结于手工艺中的“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个体与集体的感性世界,彰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底色。在这一意义上,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既是审美感性共同体的一种实现方式,同时也是莫里斯的艺术社会主义思想的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