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矿体三维形态
矿体产状
矿床学
虚拟仿真
实践教学
摘要:
实践教学是保证矿床学教学效果、培养创新性找矿勘探和成矿理论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矿床大多深埋地下、地处偏远,开采现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因素制约了传统矿床学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成为提高“矿床学”课程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该文对焦西北大学地质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着眼学生矿床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际矿山地质现象和成矿理论为基础,设计了矿体三维形态与地质产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项目设置了矿体三维形态、矿体地质产状和实景模拟三个模块,通过实验准备—交互操作—探究讨论的实验教学过程,采用虚实结合、人机互动的实验教学方法,解决了实际野外实践教学“费时、费力、费人”、经济开销大、存在安全风险、难以重复观察的缺陷。该虚拟仿真实验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矿体在复杂三维空间的产出形式、掌握矿体形态和产状对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的指示意义、提高学生的矿床学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