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地革命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思想建党
摘要:
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矛盾加剧,封建腐朽的王朝统治和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引起广泛的社会各阶层的反抗,诸多思想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下轮番登场,马克思主义作为其中之一引起救国志士的广泛关注,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进行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众多社会力量涌进救国为民的大潮中,在先进理论影响下的一批批仁人志士团结带领广大工农,在广阔的华夏大地进行着可歌可泣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滋生了诸多影响党的先进性的问题,摆在首位的是思想问题。毛泽东作为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影响下,在开辟革命新道路之后客观分析了建党初期党内存在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原因,提出了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论断,并在党的建设过程中落实这一原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在中国的首次结合,并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思想建党”理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作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结晶,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基本遵循的原则及具体策略。本文以关键历史事件为线,较全面地剖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理论溯源。以中西先进理论糅合及毛泽东自身素养的形成、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切入点,主要论述土地革命时期之前为形成该理论的各项准备工作,突出理论形成的扎实基础。第二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探索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发展和壮大党的力量成为当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古田会议、遵义会议为节点,从党的思想建设的角度剖析当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在革命实践及理论斗争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建党的理论逐渐显示其理论的科学性,为指导革命、最终夺取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内涵。以革命历程为时间轴,将思想建党过程中所涉及的工作细化为内容、原则、具体策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第四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凝聚共识的理论才能具有拨云见雾的穿透力,思想建党理论不仅历史性地完成了当时革命斗争所需的丰富学说、理论架构、纯洁党性的任务,同时对当下坚定意识形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的先进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建党百年的关键节点上回顾思想建党这一关键理论原则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