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课堂教学
5W理论
有效性
摘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路径,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强弱,直接决定立德树人效果的好坏。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使高校思政课具有整体性,各门课同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处在一个转折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等主要问题。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我国一直重视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这些成果为我们加强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即:思政课教学与满足立德树人需要的价值关系。满足的程度越高,价值越大,有效性越强。本文借鉴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在其专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要素分析(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有效性、对象的有效性、目的的有效性、内容的有效性、方法的有效性、情境的有效性)。同时运用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首次提出的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环节:Who即传播主体,Say What即传播的讯息内容,In Which Channel即传播渠道,To Whom即受众,With What Effect即传播效果,后来被人们称之5W模式或5W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探究与高校思政课课堂有效教学要素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高度融合,为提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将5W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要素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提出增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各要素有效性的优化策略。主要分为四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基于5W理论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依据、意义、理论成果、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5W理论对于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意义;第三部分调查分析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四部分重点阐述基于5W理论探究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