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历史决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思想路线
摘要: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脉络,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贯穿于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问题”,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否走向成功。《历史决议》作为一部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典范之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在极端复杂的历史情势下准确把握了中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了明确有力的科学回答,是中国共产党担负历史使命进行接力探索的“历史路标”。首先,《历史决议》恢复并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和科学方法,它是在深刻总结历史上“左”右倾错误的斗争经验中逐渐形成和确立的,具有先导作用与启迪意义,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历史进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之所以会发生,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与“两个凡是”的论争,明确了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评判标准,并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从认识根源上恢复并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正确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武器。其次,《历史决议》旗帜鲜明地捍卫了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人的认识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这种内在的矛盾性决定了人的认识能力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毛泽东思想虽然早在1945年就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党内外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存在着朴素感情大于理性认识的局限。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决议》采取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突破了党内外对毛泽东个人历史作用的绝对化倾向的历史局限,在追本溯源的探寻“真相”过程中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明确指出毛泽东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提炼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原则和方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统一了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成功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关键的问题。最后,《历史决议》科学总结了建国以来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寄希望通过“向后看”来开辟未来,对国家的政权作出一个权威性结论,成功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问题,重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权,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检视《历史决议》形式和文本的产生,不难发现,它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提出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许多重要思想,特别是蕴含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长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