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学业质量
小学语文
试卷
核心素养
摘要:
本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参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为,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是指学生经过系统的语文课程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程度和发展状态,此过程蕴含语文核心素养,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表现。研究以H省三套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试卷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定、访谈调查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借鉴相关研究经验,选取评价指标,提取、整理评价要求,采用调查问卷和权重公式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构建“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试卷分析指标体系”评价框架。然后,运用评价工具,对H省三套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业质量试卷进行定量刻画、定性诠释。最后,分析讨论三套试卷的呈现情况与存在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为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业质量监测提供参考。研究获得如下结论:(一)研究表明1.样本学业质量试卷的水平达成度较好运用指标分析三套试卷,从试卷结构的15个二级指标与核心素养表现的18个三级指标逐一赋分,最后总分均高于7分(满分10),说明基本整体达到了标准水平,学业质量水平达成度较好,但还具有一定改进空间。2.样本学业质量试卷结构较合理,语言积累与运用素养突出一方面,三套试卷结构得分均高于7分,得分依次分别为7.182、7.809、9.063,总体结构较合理。另一方面,比较四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三套试卷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均呈现出分布频数最广、标准水平得分最高的情况,说明三套试卷均考查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能力。3.样本学业质量试卷的语文核心素养表现各有优势卷一侧重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考查,分布频数为28,水平得分为4.567;卷二在重视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审美的体验与表达,这一素养能力的分布频数为25,在三套试卷中分布最广,水平得分0.979,在三套试卷中最高;卷三同样在注重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文化传承与理解,广度与深度的呈现均为最好,说明卷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文化传承的表现最好。研究也表明,样本学业质量试卷呈现的语文核心素养表现不够全面:卷一忽视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考查,对学生文化传承的素养能力涉及很少,水平程度较浅。卷二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考查仅有4处,且水平得分相对卷一更低。卷三对审美体验与表达的素养水平表现欠佳,得分最低仅为0.889,说明此试卷对该核心素养没有较好展现(而仅仅聚焦于知识技能考查),且分布频数相较其他两卷最少。(二)归因分析影响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试卷的呈现因素有多个方面:1.当前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试卷的编制虽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但课程标准中缺乏明确的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当前小学语文学科提供了具体的学段目标与实施建议,为广大一线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方向,为试卷编制提供依据。三套试卷基本整体达到标准水平,学业质量水平达成度较好。但是,由于当前课程标准中缺乏明确的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标准,凭经验命制试卷,导致学业质量试卷呈现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不全面、缺失很多,而且随意性较强。2.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忽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侧重字词句的理解与运用,试卷侧重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考查。但仅仅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是不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审美体验与表达、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兼顾。3.学业质量试卷展现出浓厚的时代特征与一定的地方特色。三套试卷的适用时间分别是,卷一2017-2018学年,卷二2018-2019学年,卷三2019-2020学年,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其核心素养的能力表现得分分别为7.807、8.037、8.73,体现出随着时代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表现呈现水平逐渐递增,由于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学业质量评价侧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表现出浓厚的时代特征与一定的地方特色。(三)改进建议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改进当前小学语文学业质量的现状,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综合实施:1.当前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标准,亟需构建明确的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标准。2.评价方式单一,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弥补纸笔测试的不足,才能更全面地检测语文学业质量。3.由强调“知识为本”逐步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4.加强命题人员的命题技术和评价技术的培训,提升包括一线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员在内的业务人员的评价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