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植被阴影
卫星高度角
卫星方位角
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
摘要:
阴影研究是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目前对阴影研究主要有阴影检测和去除,阴影算法和处理等,对阴影形成影响因素、大小和机理研究较少。在植被遥感研究领域,阴影是验证植被盖度提取准确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以Landsat-8 OLI数据为例,从卫星观测和太阳照射方位入手,提出卫星-太阳-植被定性关系描述模型,基于多端元光谱混合分析模型和VIPER Tools,以五道梁到沱沱河及沱沱河到唐古拉地区为研究区,探讨了卫星观测和太阳照射方位对植被阴影大小的影响。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1)由OLI传感器原理,成像时刻卫星-太阳-地球位置、太阳照射地球位置、卫星相对地球位置,影像信息参数,推导出同时异地同种植被和异时同地同一植被卫星-太阳-植被定性关系描述模型。总结得出,同时异地同种植被模型中,卫星观测和太阳照射方位反向时阴影大于卫星观测和太阳照射方位同向时阴影,且同一纬度,经度越大,阴影越小;异时同地同一植被模型中,后成像且太阳高度角大的一景影像阴影小于另一景影像。(2)基于多端元光谱混合分析(MESMA)算法,使用VIPER Tools插件提取了研究区典型植被阴影丰度图、植被分类图、植被盖度丰度图和土壤类型丰度图。(3)基于提取的植被丰度和阴影丰度对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同时异地同种植被模型,当植被盖度和土壤类型相似,RMSE限差很小时,同一纬度,青藏苔草和小蒿草阴影都随经度变大呈现减小趋势。所以,对于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同种植被,卫星观测方位和太阳照射方位反向时阴影长度大于同向时阴影长度,且在同一纬度,经度越大,阴影越小,符合理论模型。而对于异时同地同一植被模型,当叠加影像典型植被的植被盖度、土壤类型和RMSE值均差很小时,对于不同时间同一地区同一植被,后成像且太阳高度角大的一景影像阴影小于另一景影像阴影,符合理论模型。对于TM数据而言,不同植被阴影变化范围也不相同,除了受卫星观测和太阳照射方位影响,还与植被自身高度有很大关系。对于同种植被来说,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卫星观测方位和太阳照射方位引起植被阴影变化范围大约在7%-19%之间。对于同一植被来说,在不同时间相同地区,卫星观测方位和太阳照射方位引起植被阴影变化范围大约在1%-9%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