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时与潮文艺
抗战后期文学
开放性
多样性
主流性
摘要:
《时与潮文艺》创刊于1943年3月15日,停刊于1946年5月15日,历时3年,共出25期,是抗战后期重庆文坛的重要文学期刊。《时与潮文艺》刊登了大量翻译、创作和理论批评作品,不仅成为中外沟通与交流的窗口,也是不同风格的创作对话的空间。在各种研究中,常能看到《时与潮文艺》作为“参考文献”而被提及,却鲜有人以期刊作为文本进行现代文学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时与潮文艺》期刊的研究来获得了解或重新认识抗战后期文学发展面貌的启示。
本文分四个部分:绪论是从提出论题、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内容方面论述本文的意义。第一章着重于对《时与潮文艺》与抗战后期文学开放性的分析。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节翻译介绍将分别从《时与潮文艺》与《小说月报》《现代》的关系及其译介活动着手,希望通过《时与潮文艺》认识抗战后期文学对现代文学开放性传统继承与更新的历史意义,在抗战背景下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潮流保持同步的努力。第二节是对《时与潮文艺》翻译作品进行文本研究,通过审视翻译作品主题倾向及翻译意图,认识《时与潮文艺》翻译作品对抗战后期中国文学的现实意义和对创作方向的引导。第二章是对《时与潮文艺》创作进行研究,通过审视抗战后期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各文体创作实绩,分析《时与潮文艺》创作与抗战后期文学多样性问题:在小说中分化的抗战主题、在诗歌中抒写的个人情感、在戏剧与散文中表现的抗战时期的日常生活取向。从这三方面认识该刊促进现代文学各种样式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作用,以及抗战后期文学多个层面共同存在的发展状态。第三章着力探讨《时与潮文艺》与抗战后期重庆文学主流性。《时与潮文艺》创刊于陪都重庆,从该刊对国外文学的评论和国内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时与潮文艺》的时代导向和价值取向,以此认识抗战后期重庆文学的主流性特征。为便于全面认识和研究《时与潮文艺》,另将该刊出版资料和总目附于正文后,作为一种补充。
《时与潮文艺》既非党派、机关刊物,又非同人刊物,它开辟了包融不同声音的文学空间,表现出独立的文学立场。凭借着编者世界性的眼光和撰稿人实力的支撑,《时与潮文艺》呈现出翻译、创作与理论批评三维一体的刊物特色,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为我们研究抗战后期文学潮流和风貌提供了重要支点。《时与潮文艺》在反映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反映灾难岁月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等方面,可以说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