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文蜀地》
文化宣传文本
再现伦理
服务伦理
交流伦理
摘要:
本报告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取材于四川宙想时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委托的汉英翻译项目,原文本来自于由封面新闻编著的《人文蜀地》第一编《小镇大事》。此书介绍了散布巴蜀的古镇子、古战场、古村落、古宅院等。在节选章节中,原文作者实地勘探巴蜀古镇,记述古镇背后的历史故事、人事兴衰以及当地人文民俗和文化遗产。作为介绍巴蜀古镇历史及文化的文化宣传文本,原文本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在词汇层面,有大量文化负载词,主要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相关;在句法层面,流水长句和语义重复的松散句众多;在风格层面,文学性凸显,主要体现于修辞手法和古诗的频繁使用。基于原文本特点及翻译难点,译者以切斯特曼翻译伦理理论为指导,解决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翻译方法,以期在保证译文可读性的前提下让对巴蜀文化感兴趣的外国研究者了解蜀地悠久的历史,传播巴蜀文化。切斯特曼翻译伦理理论中的三大模式,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流伦理对此次翻译实践具有适用性。其中,再现伦理强调对原文的高度忠实,译文要再现原文、原文作者意图以及原文文化。服务伦理要求译者满足客户要求,服务于译语读者。交际伦理把翻译视作跨文化交流活动,而译者充当桥梁和协调者来实现跨文化交际。译者认为,根据不同翻译对象,译者需遵循不同翻译伦理,即,交际伦理、服务伦理、再现伦理。针对词汇层面的文化特性,在交际伦理的指导下,译者采用加注以及增译的方法处理当地习俗、历史事件、官职名称和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类的文化负载词,以补充目标读者缺乏的背景知识并实现跨文化交流。针对句法层面的松散性,在服务伦理的指导下,对流水长句进行分译,对语义重复的松散句进行省译,以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并让译文流畅易读。针对风格层面的文学性,在再现伦理的指导下,对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加以保留,并采用同韵词翻译古诗,有利于再现原文的文学性及作者意图。本报告通过分析原文本特征,总结出在切斯特曼翻译伦理理论指导下适用于文化宣传文本的翻译方法,希望为文化宣传文本的翻译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