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汉代 巴蜀地区 抚“琴”图像
摘要: 汉代是琴、瑟等丝弦类乐器的重要发展阶段,巴蜀地区的抚琴图像材料丰富且富有地域特色,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可以对琴的型制发展、图像中各种类“琴”型乐器的属性、巴蜀地区抚琴图像的地域特征等方面都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抚琴图像作为墓葬美术使用时的多种内涵、巴蜀地区抚琴图像的来源、影响其形成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 重庆 社会教育扩大运动 《中央日报》
摘要: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机关报,其发表的言论代表的是国民政府的立场,尤其是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其新闻报道更以大局为重,因而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政策和方针。本文以《中央日报》对陪都重庆的社会教育扩大运动的报道为研究文本,考察了抗战后期重庆兴起社会教育扩大运动的背景,重点阐述了当时扩大运动的活动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1941年至1943年重庆社教扩大运动作出简单评述。
关键词: 广元千佛崖 嘉陵江畔 蜀地 开窟造像
摘要: 广元千佛崖开窟造像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均为四川之最。它营造在嘉陵江畔、金牛古道之侧,历来南北行旅往来不绝。中原佛法从这里进入蜀地,化为川风。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研究 异想天开 相似性 比较文学 相互关系 有意思
摘要: "比较"这个词是很有意思的,看似不相干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左对比右对照,竟然发现和确定了它们之间是有相似性和相互关系的,从而形成对这些事物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而如果这些事物恰好和我们自己有某些关联,那感觉更妙不可言了。当年我还异想天开想考比较文学方面的硕博研究生,后来经我老爹一数落,立马清醒了,自己根本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料,于是果断放弃。
关键词: 蜀守斯離 銘文釋讀 羈縻政策
摘要: 西安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坡劉村出土有“蜀守斯離”青銅鑑,今對其鑑壁所刻的16字銘文重新進行釋讀,並根據文獻記載得出結論:此銅鑑銘文是戰國時期秦國器物制造作坊的主管官員和工匠的署名,並無一處體現戰國時期秦國對少數民族實行的地方統治政策。
关键词: 八方支援 抗震救灾 抢险救灾 四川汶川 四川灾区 普天下
摘要: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场灾难令举国上下同悲共泣,让普天下中华儿女无限动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无情,方显大爱无边!一双双援手、一份份爱心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涌向四川灾区,捐款、捐物、奔赴灾区一线抢险救灾,大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同一个坚定的信念: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关键词: 军工生产 抗战期间 八一三淞沪抗战 国民政府 统筹全局 卢沟桥事变 大都市 重庆
摘要: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南北的大都市,如北平、上海先后沦陷,在八一三淞沪抗战失败后,南京已经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在国民政府公布的《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中,点明了"迁都"的意义:"国民政府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在此之后,重庆逐渐成为中国战时的政治和军事指挥中心、经济中心、军工生产中心以及科教文化中心,也成为日军最希望夺取的中国城市。
关键词: 汉阙 巴蜀 消亡 因素
摘要: 巴蜀地区的汉阙遗存是对汉代木构阙的模仿,有石质“汉书”的美誉,是世所公认的古代艺术瑰宝。汉阙之所以退出巴蜀地区的历史舞台,有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原因。作者从分析汉阙兴盛的原因入手,梳理分析后指出其在巴蜀的势落主要是因蜀汉政权的军事政治政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