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滞后
巴蜀地区
殿堂建筑
元明时期
摘要:
巴蜀地区殿堂建筑作为地域特色强烈的分支,早在营造学社活动时期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随着研究的开展,“古朴”、“奇杂”逐渐成为巴蜀建筑的重要标志。时至今日,针对巴蜀建筑特色进行的研究不计其数,既有从历史角度出发的断代风格特征研究,也有从技术角度出发的构造特征归纳。早期研究中,巴蜀地区发现的殿堂建筑数量不多,故其研究多着眼于对建筑个案的分析。而随着文物发现工作的开展,巴蜀地区所发现的元明殿堂建筑数量虽不能与陕西、山西等地相比,但是就南方各省而言,已名列前茅。因此,在可观建筑数量的支持下,对巴蜀地区殿堂建筑的研究势必会在个案研究之上再进一步。过往,由于巴蜀元明殿堂建筑数量众多,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巴蜀殿堂建筑中“古朴”这一特色的研究虽多有学者涉及,但并未形成专题研究。“古朴”背后的“滞后”现象也由于相对静态的案例分析方式难以进行深入论证,使得对于巴蜀殿堂建筑中的“滞后”多与地理偏远相联系。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增多,获取难度下降,使得对巴蜀元明殿堂建筑进行“一网打尽”式的研究成为可能。以大量数据为基础对巴蜀建筑“滞后”现象进行的动态研究,更接近“滞后”所代表的两者变化过程比较的核心概念。以月梁式阑额、斜向构件、补间铺作里跳、补间铺作数量、布椽形式及转角构造六类构件作为切入点,针对其在巴蜀地区中数量变化趋势、使用时间、地理位置、形式做法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诸如月梁式阑额与斜向构件的使用存在相同地区集中倾向、挑斡与平行布椽在巴蜀地区普遍流行、转角构造存在“金柱—递角梁—多种形式共存”等的变化特征。再以此变化特征为依据,通过与官式及江浙地区建筑的纵向对比以及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建筑的横向对比,从而总结得出平行布椽、弯曲圆木的月梁式阑额形式、递角梁等应为得到“本土认同”而形成的“滞后”,月梁式阑额的发展及补间铺作里跳为“技术延迟”导致的“滞后”等一系列更为细化的巴蜀殿堂建筑“滞后”特征。结合地理人文环境进一步分析可知,巴蜀地区元明殿堂“滞后”影响因素并非简单的地理偏远,战争后的社会萧条、炎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对“龙”文化及华丽形象的审美追求、寿王府等“重要建筑”的兴建等均对其形成重要影响。月梁式阑额虽然流行,但终将逝去,递角梁虽对建筑限制众多,却沿用至今,其背后所蕴含的多元原因的细化分析,既是对传统建筑研究的深化,也是挖掘巴蜀建筑文化之根,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永固的灵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