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陪都重庆
信札
文化价值
艺术特征
摘要:
抗战爆发,重庆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杰出的政治家、一流的学者和文学艺术家等云集于此,以书法这种颇为特殊的艺术形式,书写了大量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休戚相关的信札,比如涉及抗战募捐以及注重中小学生书法教育问题等内容。当时陪都重庆的文学艺术界人士书信往来密切,来往信札内容丰富多彩,或机密要涵,或艺术探讨,亦或友朋沟通、生活琐事等。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各界名流的知识结构既深刻地来源于传统文化熏陶影响,包括清代碑学、馆阁体式等,又一定程度上接受着西方文化的浸染,明显地开始了新文化运动的进程,于是,在书法风格呈现上,多元化格局铸定,具有异常鲜明的时代气象。本文主要对抗战时期政治和文化精英在重庆书写的信札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试图达成以下几个目标:1、对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信札书写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艺术背景三个方面做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2、从社会政治宣传、文学艺术探讨、友朋情感来往以及经济发展表现等方面分析信札的主要内容。3、对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信札的文化艺术价值进行较为深入的探析。4、信札字体以行书、小楷居多,书法风格主要有以帖入碑、以碑入帖、碑帖融合三种表现形态,从书家的师承关系以及好友对其产生的微妙影响等探讨所书信札的书法风格与特点,特别重点分析有关碑学、帖学以及融合沟通方面深刻探讨的信札内容。5、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信札对现当代书法创作产生着诸多启示。我们认为: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信札艺术,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史料价值,而且在十分自然的书写中生动地流露出书写者的最为纯粹的精神气象,彰显出异常丰富深刻的艺术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