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语义分析
蜀韵诗歌
景观意象
文脉传承
空间营建
摘要:
针对蜀韵景观营造理论诗意意象缺失的问题,以及蜀韵景观与诗意人居建设相悖的情况,蜀韵人文景观空间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下,面临表面化、符号化、单一化趋势。通过构建蜀韵诗意空间的景观营造体系,创新提出蜀韵诗意景观的场景表达及诗词特色场景表达路径,促进蜀韵诗意景观空间的文脉传承营建运用,旨在保护与传承园林蜀韵空间的文化遗产,同时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提炼解读蜀韵诗歌文化,实现公园城市建设中的蜀韵园林表达,满足多元需求,塑造蜀韵诗意景观独特特征,重塑一条“入蜀之路”脉络,串联起“蜀地山水人文之韵”的锦绣文化图景。借助文本挖掘分析软件Rost CM6,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对300首描写蜀地区域不同历史时期山水人文景观的诗词文本进行SPASSAU分析平台词频分析,挖掘蜀地区域诗歌意象空间单元,并通过语义网络及词云分析对蜀韵要素意境进行解析。蜀地区域山水人文景观的诗词文本可归纳为蜀山云雾、岷山江汉、日月故人、白云秋风、西山万里、剑阁高标、关山锦绣、渔舟春江8个类簇。总结归纳并传承蜀韵园林诗意空间营造艺术手法:(1)呈现自然园林的真实风貌;(2)展示多维层次的错落有致;(3)构建空间序列的开合得体;(4)运用因地制宜的景观布局;(5)塑造古朴雅致的审美意境。在此基础上,以天府国际会都岛为例,提出蜀韵景观意象空间的场景表达路径:(1)山水互补的空间架构;(2)循路入蜀的空间演绎;(3)蜀风气韵的空间体验;(4)诗意胜概的空间画卷。提出了“特色蜀韵要素诗词文本分析—蜀韵要素景观意向提炼一蜀韵场景表达”的完整研究思路,空间场景以“循路入蜀—流连天府—江河脉动—满园春归—锦城芳菲”为空间序列,塑造场景类型及空间主题,营造一系列空间营造意象,阐述蜀地5大特色:蜀道、蜀水、蜀山、蜀城、蜀园。为各类空间特色景观要素的选择以及其他景观元素的空间融合提供了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