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巴蜀地区
唐代
天众
图像分析
摘要:
隋唐五代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开明而稳定的政治局面令佛教成为民间信仰的主流。尤其是唐“安史之乱”后,政治经济重心随之南移,逐渐形成了一个“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局面,而巴蜀的成都作为西南重镇,便是当时中国国际贸易都市之一。随之而来的便是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这是一种文化通过自生发展与兼纳并收他种文化因素之所长而成熟的重要原因。已知丝绸之路形成年代远于唐代,可知其在西南地区交通中所起的重要纽带作用,巴蜀文明中的各种外来文化因素传入便是其中一个表象。得以印证的是,佛教在巴蜀地区的本土化进程在唐代逐渐加快,部分神祗通过组合形成了一个有地域特色的群像题材——天龙八部。在这样一个群像合龛体系中,天众造像尤其具有有异于其他八部众的形象出现。或为头戴盔、身穿甲胄、时而脚踩一夜叉、似唐代天王的武士形象,或为身披兽皮,兽首置于人头、兽爪扑肩的特殊形象,或为手持长莲的尊者形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拟根据目前能收集到的巴蜀地区含天众造像的佛龛资料,进行图像研究,以试图从中找到形象的粉本来源。同时又将这些讨论放到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背景中去考察,以期追索巴蜀地区在丝绸之路及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原境,也藉此证明巴蜀地区并非为一个闭塞落后的孤独区域,而是一个积极与外界交流且善于创新改变的地区。本文将以相关考古材料、古代文献资料、相关外文资料为基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将天众形象在经典中的体现作一个简要的介绍,藉此对佛教经典及仪轨中所提及的天众形象有大致了解,并结合经典对勘的方法,了解天众与其他八部众的形象区别、以及经典中的图像互文关系,从而对天众在八部众所处的生克关系作出梳理,譬如:阿修罗战帝释天。第二章主要是按照地域分区收集辨识现存巴蜀石窟中的八部众造像,并在这些含天龙八部的石龛中,就天众造像的头部特征、身体特征、手持物等方面进行详细辨析。同时,对造像进行分期,大致将其按时间段分为三期:一是初唐时期,集中分布在位于金牛道的广元和地处米仓道的巴中;二是盛唐时期,石窟造像延布至成都及四川盆地中部,呈遍地开花之势;三是唐晚期及五代,依旧保存延续这一火种风貌的是南充、重庆等巴蜀东部地区。通过整理我们看到巴蜀石窟中出现常见的三种天众形象,即头戴盔甲的武将形象(有时脚踩夜叉),头戴兽冠、着盔甲或长袍的形象,和头束高髻、手持长莲的尊者形象。然而头戴兽冠的形象是我们不能在仪轨中直接找到的,那么他的粉本来源是什么,可能传播流入的途径是否是源自于南方丝绸之路,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就此勾勒出一个大体的框架并提出疑问。第三章是得将这一形像的出现和多样性放到唐代巴蜀社会经济中去考察,探索这些天众造像形象巴蜀地区的流行机制,试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外来文化方面,通过探索头戴虎(兽)头冠最早出现的源头并勾勒出东渐的途径,还原当时丝绸之路可能出现的文化传播路线,并选取东渐地方相似的造像形象进行对比论证。本土文化则是要放到巴蜀地区经济、巴族崇虎及天王信仰、儒释道崇拜等几个方面来看待本土因素对这一图像流行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通过内外因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看待图像演变和文化大融合的过程,从而认识到丝绸之路在文化融合上的积极意义及巴蜀地区在丝绸之路上所扮演的角色。最后是全文的总结部分,笔者将在这里综合前面的讨论,并就巴蜀地区天众造像的形象研究阐述自己的认识:一是隋唐以来天众信仰便开始在巴蜀民间接受并流行;二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相互作用使其形象呈现出多样性,头戴兽冠的天众形象可以作为这种文化交流的证据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