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母语迁移
认知层面
概念迁移
英语写作
摘要:
母语迁移一直以来都是二语习得的研究热点。母语对二语学习的过程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不可否认的。母语迁移理论认为,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相似之处能帮助和促进二语习得,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则会阻碍语言的习得。随着语言学家对母语迁移的深入,认知层面上的语言迁移渐渐成为讨论的焦点。认知层面的观点认为母语不仅在语言这一方面影响着语言学习,二语学习者思维习惯与方式也深受其影响,并且表现在语言输出上。认知层面的语言迁移包括语言迁移和概念迁移。本研究基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以及语言相对论,从认知层面的语言迁移出发,以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大二学生的作文为案例,通过比较英汉语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分析作文中出现的错误,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发现中国的二语学习者在词汇、句法、语义以及概念表征上存在着明显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在词汇迁移方面,由于汉语中没有词汇的变形,所以英语中的屈折词素对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是一大难题。在句法迁移方面,艺术类大学生的作文中陈述句尽管有许多语法上的错误,但是语序基本无误,这是因为英汉语的陈述句语序较为相似;由于所收集的论文题材限制,句式中比较明显的错误有倒装句语序、时态、主谓一致和“there-be”句式。在语义迁移方面,学生习惯将英汉语词汇意思一一对应,或在英语写作中使用汉语语义的句式结构,导致单词或句子出现语义上的错误。在概念迁移方面,主要的母语迁移是生产过剩,艺术类大学生的作文体现在了过多使用人物主语、短句和动态动词。根据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利用母语正迁移、克服母语负迁移为目的,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应向学生明确英汉之间的差异,其次尝试使用语言而非解释语言来向学生教授词汇和句法,最后应该丰富学生的目标语的文化背景,特别是语言文化。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看,首先学习者应该意识到并理解母语迁移的存在;其次,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地阅读纯正的英语文章,模仿英语母语者写作中词汇和句式使用;最后,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利用在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