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艺术类大学生
课堂交际意愿
外语课堂焦虑
课堂环境
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
本文通过调查湖北大学艺术类大一新生的大学英语课堂交际意愿及会对他们的交际意愿产生影响的外语课堂焦虑和课堂环境,构建了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下艺术类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堂焦虑及对课堂环境的认识与课堂交际意愿间错综复杂的影响关系。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是MacIntyre等人(1998)提出的第二语言交际意愿金字塔模型,并以Wen和Clément(2003)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不愿交际的现象的文化阐释为基础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现有文献和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本文构建了关于大学英语课堂交际意愿、外语课堂焦虑及课堂环境的假设模型。此模型提出了三个假设:(1)国内艺术类本科生的外语课堂焦虑可以预测他们的大学英语课堂交际意愿;(2)中国大学英语课堂环境对艺术类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堂交际意愿有直接的影响;(3)中国大学英语课堂环境可以通过影响艺术专业本科生的课堂焦虑,进而间接预测他们的大学英语课堂交际意愿。为了验证以上假设,本文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采用国内外成熟量表,并根据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略作修改,调查了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的271名大一新生。本研究最后一共收集了250份有效问卷,而且从中挑选了9名被试参加为期三周的半结构式访谈。问卷收集的数据用SPSS20.0及Amos20.0进行处理分析,得出问卷信度良好,而且也验证了经过合理修正后的假设模型。访谈收集的数据都转写成文字,用内容分析法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通过综合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不仅可以直接,而且还可以间接地通过外语课堂焦虑的中介效应去预测艺术类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堂交际意愿;被访谈者表示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会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而在英语课堂上产生的焦虑感则会令他们更不愿去表达自己的想法;(2)除了外语课堂焦虑和课堂环境,被访谈者还提及了很多其他影响因素,例如自信心、性格、个人情绪、动机及英语学习经历等。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堂行为,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