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原低氧
运动能力
身体素质
显著性差异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访问谈话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以世居高原人和世居平原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方法,共分为3组(平原组、高原组、平原对照组)对最大摄氧量、握力、一分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反复横跨、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进行测试。利用spss18.0对所测的素质指标结果进行组内比较,采用折线图和方差检验分析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在高原低氧环境复合健身运动实验期间,最大摄氧量在高原实验组均有提高的趋势,且高原组差异显著;而平原对照组男女均无显著变化,说明高原低氧环境下复合健身运动有利于有氧能力的提高。2、在高原低氧环境复合健身运动实验期间,高原实验组握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仰卧起坐具有显著性提高,下肢爆发力变化不明显,这与本次实验中锻炼方法以健身舞蹈为主,对上肢力量以及下肢的爆发力影响不大有关,另外高原低氧环境可促使蛋白合成降低分解,增强导致肌纤维萎缩和体重下降有关。3、在高原低氧环境复合健身运动实验期间,各组的柔韧性以及灵敏素质均呈现上升趋势,这与本次训练采用舞蹈健身方法较多有关,同时说明短期的高原健身锻炼并不会对人体的神经反应,肌肉协调性产生不利影响。4、在高原低氧环境复合健身运动实验期间,各组的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均有所提高,说明短期的高原健身锻炼对人体的神经反应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说明短期的高原低氧环境复合健身锻炼对平衡能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训练方法和手段。建议:1、在高原低氧环境复合健身运动时应加强力量的训练。2、以世居高原和平原人为主要对象,通过对不同人群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健身锻炼研究,建立世居高原和平原人群高原健身适宜时间、适宜海拔高度及科学的训练方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