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江苏省
沿江体育带
全民健身
现状
摘要: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一项由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和全民广泛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同时也是一项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民意愿的跨世纪体育宏伟工程。它的推行维护和保障了全体公民参与和享受体育的权利,是人民利益的一个重要体现,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向前发展。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全民健身事业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关心、关注、男女老少积极参与的局面。
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大省,其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来看也是名列前茅。当前,由江苏省体育局倾力打造的沿江体育带的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因此,对沿江地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沿江体育带各城市(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和南通)的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手工和电子查阅的方法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该区域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江苏省沿江体育带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规模和发展的水平遥遥领先于国内的平均水平,沿江北岸城市全面建设小康体育指标的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南岸地区体育现代化指标实现程度达到100%以上,位于全国先进行列,究其原因,得益于强大的经济基础、经济投入和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2、通过对江苏省沿江体育带活动人群的调查得知:该区域体育人口比例较高,当前沿江体育带城市健身人群中有39.14%属于体育人口,从这一点来看要比整个江苏省平均体育人口高出将近3到4个百分点,比2002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公布的我国体育人口为31.9%全国的平均水平更是高出了个7到8个百分点左右;体育消费的水平较高,500-1000元/年占75.89%,1000元以上每年的消费群体增加很快;此外,体育活动项目种类繁多,呈多元化趋势,对新兴的健身项目接受较快,同时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较强。
3、通过对相关体育部门的走访和调查发现:该区域体育场地、场馆建设水平和覆盖率较高、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较为频繁、全民健身活动宣传引导的手段和措施新颖、多样、民间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充足。
4、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育人口的“马鞍型”结构态势依然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
的结构配置仍不尽合理、职能未能充分体现、体育消费水平和意识有较大幅度提升但结构不够合理,仍然以实物型消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