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纳米结构复合膜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碳基润滑膜
贵金属催化
摘要:
活塞减摩耐磨性能的提高对于发动机的效率与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类发动机中活塞环-缸套接触的摩擦损失了发动机50%以上的能量。为提高活塞的减摩效果和燃油效率,目前都采用在基础润滑油中加入添加剂方案,以ZDDP为主的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润滑效果,但其分子结构中包含的P、S元素也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危害。基于此应用现状,我们提出设计无磷无硫的环境友好型摩擦磨损固体润滑体系。利用磁控溅射多靶共沉积技术制备含有纳米活性金属的TiN基纳米复合薄膜材料,以期保证薄膜在PAO6中进行摩擦时摩擦表面生成固体摩擦膜,从而获得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力学综合测试系统,摩擦磨损试验机,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研究贵金属相对薄膜的微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解析碳基润滑膜的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揭示在PAO6中的润滑机理。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
(1)对不同Cu含量的TiN/Cu复合膜的微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薄膜由fcc-TiN和fcc-Cu两相构成;随着Cu含量的升高,薄膜硬度先上升后下降,当Cu含量为2.55 at.%时硬度最高,其最高值为24.61 GPa;在空气中摩擦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Cu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Cu含量为8.46 at.%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最低,分别为0.1196和7.73×10-8mm3N-1mm-1;在PAO6中摩擦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Cu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Cu含量为2.55 at.%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最低,分别为0.1046和0.1463×10-8mm3N-1mm-1,对比在空气中摩擦的情况,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AO6在摩擦过程中部分发生分解,并在磨痕区域生成碳基润滑膜,这归因于Cu纳米粒子的催化作用,催化了PAO6分解;碳基润滑膜为类石墨结构,摩擦时间从1h增加至5h后,摩擦系数从0.1046降低至0.0863。
(2)对不同Cu含量的TiBN/Cu复合膜的微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主要由fcc-TiN,fcc-Cu,hcp-TiB2和非晶BN四相构成;在TiBN薄膜中,B的加入显著提高了TiN薄膜的硬度,从B含量为0 at.%时的18.67GPa提升到B含量为5.19 at.%时的23.73GPa,硬度的提高是由于硬质非晶BN相的强化作用。Cu加入后,在Cu含量为2.11 at.%,B含量为4.33 at.%时硬度达到最大,为38.23GPa,薄膜硬度的升高归因于细晶强化的作用;B的加入提高了薄膜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选择硬度最高的TiBN/Cu试样,在空气中,进行室温到500℃的摩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摩擦系数从0.57降低至0.25,磨损率从2.16×10-8mm3N-1mm-1增大到18.6×10-8mm3N-1mm-1;该试样在PAO6中分别进行了1h、2.5h和5h的摩擦试验,并且对比了不含Cu的TiBN薄膜在添加了1%ZDDP的PAO6中摩擦1h的情况,结果表明,TiBN薄膜在含1%ZDDP的PAO6中的摩擦系数为0.09687,Cu加入后,TiBN/Cu薄膜在PAO6中摩擦1h,2.5h和5h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09966,0.08534和0.08299,碳基润滑膜的润滑作用与ZDDP相当,可以替代ZDDP的功能。
(3)对不同Ag含量的TiN/CuAg复合膜的微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主要由fcc-TiN,fcc-Cu和fcc-Ag三相构成;Ag含量的升高,使得薄膜硬度先升高后逐渐降低,当Ag含量为2.27 at.%时硬度最高,其最高值为30.85 GPa,这是因为Ag与Cu都以单质形式存在于薄膜中,都有细化晶粒的作用,都可以引发细晶强化;在空气中摩擦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Ag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Ag含量为2.27at.%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最低,分别为0.1275和3.16×10-8mm3N-1mm-1,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在PAO6中摩擦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Ag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Ag含量为2.27 at.%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最低,分别为0.0945和0.2463×10-8mm3N-1mm-1,对比在空气中摩擦的情况,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和TiN/Cu薄膜相比,Ag加入后,磨痕拉曼图中D峰和G峰强度更高,摩擦相石墨化程度更高,PAO6分解率更高,润滑性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