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激光熔覆
超疏水涂层
飞秒激光
耐腐蚀性
摘要:
超快速熔化和凝固过程产生的较大温度梯度导致激光熔覆涂层内部存在极大的残余应力,进而限制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Fe Mn Si Cr Ni形状记忆合金(SMA)涂层因其特有的应力自适应特性,可通过应力诱发γ-奥氏体→ε-马氏体相变来释放激光熔覆过程产生的残余应力。但其较低的硬度(~240 HV0.2)和较差的耐腐蚀性却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为了改善SMA涂层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掺杂不同Nb含量的SMA涂层,使用维氏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探索Nb元素对形状记忆合金涂层硬度、耐磨损性能、形状回复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Nb复合涂层的硬度明显增大,当掺杂5 wt.%Nb时得到最大硬度420 HV0.2。此外,由于复合涂层中生成的Nb C相也使得形状回复率显著提高。使用TEM发现复合涂层中生成了大量的Nb3Si相,它们通过阻碍位错运动,极大地改善了复合涂层硬度。随着Nb含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逐渐降低,而Cr元素含量同步提升,使得钝化膜稳定性显著增强。XPS测试结果表明SMA涂层和SMA/Nb复合涂层钝化膜成分一致,当掺杂5 wt.%Nb时,钝化膜中Crox3+含量达到最大,而且O2-/OH-比值也达到最大,表明此时钝化膜最稳定,复合涂层耐腐蚀性最强。(2)在(1)的基础上,以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低表面能材料,疏水型纳米Si O2构造粗糙度,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浸泡工艺在掺杂5 wt.%Nb的复合涂层表面制备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涂层,进一步提高复合涂层耐腐蚀性能。使用FT-IR和SEM对超疏水机理进行研究,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探究超疏水涂层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疏水涂层的接触角达到了151±0.5°,滚动角只有1.9±0.2°,表现出良好的超疏水性能。但是由于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涂层强度低,与复合涂层结合力较弱,显示出较差的机械稳定性。相比于复合涂层,超疏水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提升了0.11 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2.91μA cm-2,保护率达到了65%,说明超疏水涂层的耐腐蚀性显著提高。同时超疏水涂层呈现出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3)在(1)和(2)的基础上利用飞秒激光技术和喷涂法在掺杂5 wt.%Nb的复合涂层表面制备耐磨损-腐蚀的铠甲式超疏水涂层。首先,利用飞秒激光在复合涂层表面制备两种不同的铠甲式微纳结构:方块式和三角式,再喷涂疏水型纳米Si O2改性。使用SEM、表面轮廓仪对两种铠甲式微纳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水流冲刷实验、胶带黏附实验和摩擦磨损实验测试其机械稳定性,然后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探究铠甲式超疏水涂层对耐腐蚀性的影响。相比于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涂层,铠甲式超疏水涂层的机械稳定性明显提高,并且由于三角形式微纳结构排列更紧密且更深,表现出比方块式结构更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同时,两种铠甲式超疏水涂层自腐蚀电位显著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也降低了3/4和1/2,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