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钛合金
机械合金化
电化学腐蚀
摩擦磨损性能
生物相容性
摘要:
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制作种植体和其他牙科修复体。最早应用于牙科领域的Ti-6Al-4V合金在服役中释放的铝离子和钒离子具有生理毒性,会引起炎症、疼痛等不良反应。Nb作为β稳定元素,对钛合金有固溶强化作用,不仅可以提高钛合金的强度,而且可以提高钛合金的耐蚀性与生物相容性;Sn作为常用的中性元素,常和其他元素同时加入,起补充作用。选择合金元素Nb和Sn,设计新型牙科合金,有望提高合金的耐蚀和耐磨性能。本文通过机械合金化结合模压烧结方式制备Ti-Nb-Sn牙科材料,并用Ti-6Al-4V合金作为对比材料,首先研究高能球磨工艺对Ti-13Nb-5Sn混合粉末特性、材料微观组织、耐蚀性与耐磨性的影响规律;然后在最佳球磨时间下,研究Nb对钛合金微观结构、腐蚀行为、摩擦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规律及机理。随着球磨时间从3 h增加到48 h,Ti-13Nb-5Sn混合粉末分布均匀,Nb扩散于Ti晶格中形成Ti(Nb)置换固溶体,Sn充分扩散到Ti和Nb的晶格中,产生Ti(Nb Sn)固溶体;Ti-13Nb-5Sn合金相对密度逐渐上升,等轴组织逐渐转变为魏氏组织。球磨48 h后,合金在人工唾液中具有更高的腐蚀电位(E)、更低的腐蚀电流密度(I)、更大的极化电阻(R)以及更宽的钝化区间(ΔE),表现出更好的耐腐蚀性;合金具有更高的硬度,更低的摩擦系数,更小的磨痕深度和磨损率,表现出更好的耐磨性。微观组织研究表明Ti-Nb-Sn合金由α相和β相组成,随着Nb含量从13 wt.%增加至25 wt.%,主峰由α-Ti逐渐转变为β-Ti,魏氏组织逐渐转变为针状组织且出现纯β区。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人工唾液和酸性人工唾液溶液中,Ti-Nb-Sn合金表现出相似的电化学行为,说明酸性环境对合金的影响不大;极化曲线表明Nb的添加有利于增强合金耐腐蚀性,莫特肖特基曲线说明Nb可以提高合金钝化膜的稳定性,交流阻抗谱显示Nb含量越多,合金近电容性响应特征越明显,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合金表面生成Ti O、NbO和Sn O等钝化膜。随着Nb含量的增加,Ti-Nb-Sn合金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进一步验证Nb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Ti-Nb-Sn合金晶界随着Nb含量增加由棒状逐渐变为条状α相,晶内面积逐渐增加,合金的相对密度和硬度呈下降趋势。摩擦磨损测试表明,在空气与人工唾液介质中,合金的摩擦系数均呈上升趋势,但湿摩擦系数平均值较低,表明人工唾液具有很好的润滑效果;磨痕微观形貌表明合金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与粘着磨损,但湿摩擦磨损程度较轻且具有较低的磨损率。细胞在Ti-25Nb-5Sn合金表面黏附与铺展,且Ti-13Nb-5Sn和Ti-25Nb-5Sn两种合金的细胞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说明Ti-Nb-Sn合金有利于细胞增殖和生长,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