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铁基载氧体
磨损
增韧
CO2捕集
摘要:
化学链燃烧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碳捕集技术,具有CO内分离的优点,借助于传递晶格氧和热量的载氧体,实现了低耗能、低成本地捕集CO,应用前景广阔。载氧体是化学链燃烧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磨损行为极大地缩短了它的运行寿命,严重阻碍了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运行。本文针对载氧体的磨损现象,采用机械混合法分别制造了煅烧温度为1300℃、1400℃和1500℃的FeO/AlO载氧体和添加AlO纤维的铁矿石载氧体,通过流化床反应器开展了相对长周期载氧体的流化磨损实验和添加铝纤维载氧体的磨损实验测试,分别从载氧体的流化磨损特性和磨损时变规律、磨损机理和颗粒的破碎过程以及添加AlO纤维载氧体的增韧机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载氧体流化磨损特性方面的研究中,深入分析了反应器内载氧体磨损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巧妙地设计并开展了冷态、热态以及反应态的流化磨损实验,发现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同一种载氧体的磨损速率遵守冷态<热态<反应态的规律。在60个循环以后,煅烧温度为1300℃、1400℃和1500℃载氧体在反应态实验中的磨损速率分别为0.65wt.%/h、0.1wt.%/h和0.13wt.%/h,结合氧运输能力可知,煅烧温度为1400℃载氧体的循环稳定性能最好,其综合性能最佳。对反应前后的载氧体进行了粒径分布和微观形貌的研究,结合Gwyn动力学方程拟合参数分析,确定了在冷态和热态实验中的载氧体主要发生了表面磨损,而反应态实验中的颗粒遭受了以体相断裂为主的混合磨损机制。定量分析了机械应力、热应力和化学反应力对载氧体的磨损贡献率,揭示了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在循环反应初期时对其磨损贡献率较大,而在循环反应的中后期,化学反应力逐渐增加了对颗粒磨损贡献的占比,并在后期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的规律。在载氧体磨损机理的探索方面,阐明了反应态中载氧体的磨损机理和破碎过程。结合宏观磨损速率和微观的表征分析,研究了反应过程中载氧体的机械强度和磨损速率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循环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机械强度大的颗粒其磨损速率不一定小,两者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实验前后载氧体的微观形貌,确定化学反应促进了颗粒表面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并且使其组织结构变得疏松多孔。结合其它表征方式的结果分析得到,在还原阶段中载氧体的扩孔效应和氧化过程中颗粒表面形成富铁层的协同效应下,在流动颗粒的机械碰撞过程中,载氧体内部的支撑骨架结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总之,在以化学反应为内因和机械碰撞为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载氧体颗粒发生了磨损与破碎。在延长载氧体寿命方面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由AlO纤维增韧铁矿石载氧体并提高其抗磨损性能的方案,详细阐述了纤维对颗粒的增韧机理。通过对添加铝纤维铁矿石和铁矿石载氧体分别进行磨损实验和机械强度的测试,发现铝纤维能够显著提升载氧体的机械强度和抗磨损性能。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实验中添加铝纤维铁矿石表面的裂纹扩展出现了偏转、分叉和钝化现象,纤维阻碍了颗粒表面裂纹的扩展,消耗了裂纹扩展的能量,表明纤维对铁矿石载氧体起到了良好的增韧作用。本论文有图62幅,表12个,参考文献1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