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铸铁磨球
成分设计
热处理
冲击磨损
服役工况
摘要:
磨球是矿山球磨机中的主要磨损介质,由于巨大的消耗量,其生产成本和使用性能直接影响着磨矿过程的成本和工作效率,但是目前我国的多数矿山并没有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或工况要求制备相对应的磨球产品。因此,本论文针对不同使用工况的性能需求差异,设计了三种新型的铸铁磨球:低铬铸铁磨球、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以及高铬铸铁磨球。通过调控三种新型铸铁磨球的组织和性能,分析其磨损行为和机理,探究其增强增韧机理,为不同工况下磨球的选择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低铬铸铁磨球具有生产成本低,综合性能差的特点,因此设计了新型低铬铸铁磨球的成分为Fe-2.88C-1.02Si-1.19Mn-1.53Cr(wt.%),通过降低Cr含量实现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并通过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保证了其使用性能。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低铬铸铁磨球性能的影响。发现淬火温度主要影响硬度,淬火温度越高,组织越粗化,材料的综合性能越低;而回火温度主要影响低铬铸铁的冲击韧性,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先下降后回升。确定了材料的最优热处理工艺为:940℃奥氏体化1 h后空冷,并在200℃回火1h后空冷。该条件下磨球的硬度为50.3 HRC,常温冲击韧性为5.0 J/cm2,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研究了低铬铸铁磨球在不同冲击载荷下的磨损行为和机理,发现材料在低载荷下以疲劳和切削磨损为主,而在高载荷下以切削和剥落磨损为主。经过最优热处理后材料的耐磨性能相比铸态样品得到显著的提升,这归因于热处理中形成的二次相及其协同作用:二次析出物对外应力的分散作用,以及残余奥氏体对内应力的分散作用,减缓了碳化物与基体间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提高了材料的抗冲击磨损性能。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的制备往往采用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但其生产成本高,且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设计了新型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成分为Fe-2.74C-3.75Si-1.85Mn-0.02Mo-0.03Mg-0.018RE(wt.%),采用简单的水淬和盐淬工艺,成功将铁素体+珠光体的基体转变为贝氏体,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减少了环境污染。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冷却介质对贝氏体球墨铸铁性能的影响。随着淬火温度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冲击韧性先升高后降低,在920℃达到最高硬度为53.6 HRC,而在880℃达到最高冲击韧性为32.5 J/cm2。在相同的淬火温度下,盐淬相比于水淬样品的硬度较高,而冲击韧性较低。研究了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在不同冲击载荷下的磨损行为和机理。随着冲击载荷的增加,材料的累积失重量降低。在冲击磨损过程中残余奥氏体会发生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从而在磨损面以下形成硬化层。在较高的冲击载荷下,材料中的残余奥氏体更容易发生相变,在磨损面以下产生较厚的硬化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从而磨损失重较小。随着磨损周期增加,材料的磨损形式从最初的切削磨损,逐渐形成表面裂纹,甚至疲劳剥落。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调控高铬铸铁磨球的性能,而明确其在高温下的变形机理以及共晶碳化物的生长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设计了新型高铬铸铁磨球的成分为Fe-3.18C-22.0Cr-1.05Si-0.81Mn(wt.%)。研究了淬火温度对高铬铸铁磨球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淬火温度的增加,材料的硬度逐渐升高,但是冲击韧性随之下降。研究了高铬铸铁的冲击磨损行为和机理,发现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有犁沟、凿削、碳化物的破碎与剥落。随着冲击功的增加,碳化物的破碎和剥落逐渐严重,造成累积失重量的明显增加。分析了凝固过程中共晶碳化物对奥氏体生长的引导作用及其共取向关系,并提出了共晶碳化物两种可能的生长模型。研究了高铬铸铁变形的温度效应和机理,为其广泛的工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高铬铸铁的室温压缩变形量只有3%,归因于碳化物与奥氏体基体薄弱的结合力。但是高铬铸铁表现出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可达2000 MPa以上,且压缩率达到40%以上。其塑性来源于高温软化的奥氏体基体及其对初生碳化物上裂纹的自愈合作用,保证了材料的整体连续性。碳化物在室温下的裂纹沿着内层错的亚边界萌生和扩展。但在高温下,裂纹萌生于被高温激活的(001)面,并在剪切应力作用下断裂。此外,碳化物的硬度及其应变硬化的各向异性与其内部尺寸各异的层错亚结构密切相关。通过上述对三种新型铸铁磨球的组织和性能的研究,分析了各自适用的服役工况,可以为新型磨球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低铬铸铁生产成本低,硬度和冲击韧性均较低,适用于中小型球磨机中矿石硬度较低且冲击载荷较低的工况。新型贝氏体球墨铸铁的硬度和塑性均十分优良,在冲击磨损时会发生相变硬化提升耐磨性,具备在高载荷下应用的潜力;但是其组织中没有硬质的碳化物,因此适用于大型球磨机中冲击载荷较高且矿石硬度适中的工况。高铬铸铁具有硬质的碳化物,拥有极高的硬度;但是其室温变形能力较差,在高冲击载荷下极易发